•  

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建筑声学设计

日期:2015/7/13 10:24:00来源:声讯网点击次数:746926

维也纳金色大厅外景图

很多朋友并不知道,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并非一座独立的建筑,而是音乐之友协会大楼的一部分,该栋建筑物中有多个音乐厅,除金色大厅外,还包括勃拉姆斯厅和莫扎特厅等演出大厅,以及办公室。

维也纳音乐厅室内声学装修

维也纳金色大厅是世界上最为辉煌的音乐大厅。这座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的音乐厅于1867年、由出生丹麦的著名建筑师汉森设计,“金色大厅中的金色之声”如今已经成为这个音乐大厅的代名词,我们可以从很多高质量的音乐录音当中证明这一点。华丽的金色装饰、优雅美妙的音乐效果使维也纳音乐协会音乐厅成为了当今世界上最为经典的音乐大厅。一年一度在金色大厅举行的新年音乐会更是让维也纳音乐协会音乐厅闻名遐迩。

维也纳金色大厅侧墙图

大约在170多年前,音乐仅在欧美国家的教堂及皇宫中演奏,或在室外广场演出,19世纪50年代起在欧洲的英国、德国、奥地利等国开始建设一些三、五百座的小型室内音乐厅,直到19世纪后期才先后在欧美设计建成了数个大型音乐厅,这些大厅中三个至今最著名的大型音乐厅,其中就有1867年建成的维也纳音乐协会音乐厅即金色大厅,这个音乐厅至今已有148年的历史,是古典风格的“鞋盒形建筑”。

维也纳金色大厅音乐厅平面图

维也纳金色大厅宽20米、高17.5米、长35米。资料记载大厅容积15000立方米,座位1680座,站位500,每席容积8.9立方米。满场中频(500Hz)混响时间2.1秒。金色大厅建成后,其优良的音质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难能可贵的是当时美国的赛宾尚未研究提出混响时问的计算公式即赛宾公式,而现今广为采用的厅堂混响计算艾润公式则是1930年才被研究提出的。

在建造金色大厅的时代,声学理论还不发达,那么汉森是如何将金色大厅的音质设计得如此完美的呢?完全是偶然的巧合,还是经验和直觉的判断?人们对此一直很感兴理。但金色大厅技术负责人断然否认偶然说,他认为汉森的设计自有其道理。在历史长河中,古人对某些问题的认识深度,不一定比今人差。现在对金色大厅的不断研究,就总结出了不少建设音乐厅的有用经验。

维也纳金色大厅音乐厅内部声学装修

人们认为其高、宽组成近似于正方形的横截面,宽、长近似1比2,和适中的宽度都是音响空间的理想组合,有利于大量侧向反射声到达观众席,产生良好的空间感;女神像等装饰形成了凸凹丰富的表面,有利于漫反射形成更加均匀的声场;砖墙上涂石膏灰泥,形成恰到好处的反射;较长的混响,不算大的空间,保证有足够的声能密度等等。这些都与现代理论相吻合。

而金色大厅的屋顶,有九个三角型大钢结构架,架在两边承重墙上,负荷着屋顶的重量,钢架上伸下根根钢筋,吊起云杉木料的天花。天花上面铺了砖块,天花的表面涂上了石膏灰泥,外表镀金,形成了一个略有弹性的大天花。整个天花上面的空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共鸣箱。这也是造就金色大厅优良音质的重要原因。

看来金色大厅不仅仅是欣赏音乐的绝妙场所,还是探讨声学理论的重要研究对象,汉森留下的宝贵财富,还有待我们不断地去发掘。

——摘自:

1、《世界顶级音乐厅一瞥》张煦阳

2、《音乐圣殿_维也纳金色大厅》俞健

3、《长方形音乐厅的复兴》华天礽

责任编辑:闪烁 作者:

新闻关键字

公共空间 剧场 剧院 声学